原标题:1984,春天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普洱茶主要出口港澳地区,每年出口1500吨左右,日本200吨左右,欧洲50吨左右。
从1986年以后,云南茶叶和咖啡自营出口创汇都在2000万美元以上,茶叶则以熟茶为主。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岁月里,熟茶为云南换回大量珍贵的外汇,有力地支援云南的经济建设。
20世纪80年代,是神州大地发生巨变的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中国走进新时代。同样,熟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在改革开放的曙光中,迈向新的台阶。在此之前,茶叶行业,是高度统一、高度计划的行业。
那时,哪个厂生产什么茶,产多少,都有规定。如勐海茶厂主要生产饼茶,昆明茶厂主要生产砖茶,下关茶厂主要生产沱茶和边销茶。
从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可得到印证:一个时任产茶县的县领导这样说,1983年,他上任时,看到一份文件,感到很奇怪,文件中明确规定,茶是战略物资,必须认真抓好。
不就是家家都有的茶嘛,怎么那么重要?但这一切都随1984年6月,国务院(1984)075号批转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及改革流通体制意见的报告》而成为历史。
文件规定“除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茶叶生产,除边销茶外,其他茶的生产,都自主经营,优胜劣汰,根据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茶行业。普洱茶熟茶,同全国各行业一样,迅猛发展,正是“忽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这个时期,熟茶的产量大幅提高,生产迅速扩大,生产厂家增加,自主商标如雨后春笋出现。不少茶厂都开始生产熟茶,十分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印有厂名的包装和成型的产品,许多茶厂即使生产了熟茶,亦未留下记载。
幸好时间不是很长,不少当事者还在,还能回忆起当年的事。薛梅,1977年到昆明茶厂工作,被分配在发酵车间,以后又负责熟茶的库存管理和拼配,一直与熟茶打交道。
她回忆到:当时昆明茶厂的熟茶产品,其原料来源一是本厂发酵的茶,一是从各茶厂调来的熟茶,如著名的7581中,就有澜沧茶厂生产的熟茶。不仅如此,她还说,当时生产熟茶的还有普洱(今宁洱)、景东、景谷、永德、临沧、南涧等地茶厂,只不过这些茶厂的熟茶多为原料,供给较大的茶厂。
当然,也有一些茶厂不仅生产了自己的产品。还创立了自己的商标和品牌,自1980年云南茶界商标觉醒之作——“吉幸”牌商标后,自主商标成为潮流。著名的有临沧茶厂生产的“银毫”牌商标沱茶和南涧茶厂生产的“土林”牌商标的沱茶。
临沧沱茶,分为生、熟沱茶,习惯称临沧银毫沱。国务院下文后,临沧茶厂为争夺市场,1985年,临沧茶厂用1984年的一级茶菁做了生茶,1987年用1985年用三级为主的原料做了熟茶,皆为100克。
并为两款茶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六角型的小包装。生茶的包装以绿色为主,熟茶的包装则以褐红色为主。因银毫沱用料和工艺较考究,1987年后临沧银毫沱名声渐起,成为与下关沱和勐海沱齐名的沱茶。以后,临沧银毫沱投入大量生产,在包装上用五个一筒的简包装。精包装的银豪沱再也未生产。
南涧“土林”牌沱茶,因包装上有两只相对称的凤凰图形,习惯上称为“凤凰沱”,分为生、熟茶,100克。1985年开始生产,包装为五个一筒的简包装。熟茶的原料以三级为主。
说到“凤凰沱”,还有一段往事:茶厂决定生产普洱茶后,商标和包装的设计成了要解决的问题,于是乎,便请县一中的一位美术老师来设计,这位老师采用与南涧县有关的两个元素,县城旁的土林和凤凰山,将 “土林”设计成商标;“凤凰”有两个含义,一是泛指神鸟,一是神鸟中“凤”为雄鸟,“凰”为雌鸟。取“凤凰山”之名,一凤一凰两只神鸟化成圆形手掌举托着“土林”商标。一个经典的包装就此完成。云南茶界还设计了“松鹤”“南诏”“凤山”“顺宁”等商标。
这个时期的熟茶,大量销往海外,在包装上以小包装为主,以适应熟茶以外销为主的需求。1980年云南开始生产“吉幸”牌的小包装“小黑盒”(Y562)和“小黄盒”(Y671),就是一场外贸之战,主要是外销。
昆明茶厂原副厂长冯玉芝回忆到:这两种茶主要是外贸订单,在昆明的零售,就只放在接待外宾的昆明饭店和翠湖宾馆。那时日本熟茶的需求比较大,对熟茶也提出了适合本国市场需求的茶品要求,昆明茶厂为此专门制定了出口日本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生产了唛号为421和491的两款茶。
以后又根据日本及国外习惯喝袋泡茶的情况,由昆明茶厂生产了小包装的袋泡熟茶Y801,以中国云南茶叶进出口分公司名义出售。包装上,除了印有英语外,还专门印上了日语“袋泡普洱茶”的字样。
日本东西物产株式会社社长坂本敬四郎说:“云南普洱茶的绝妙之处,在于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时常饮用,就会感到有利尿、促消化、醒酒、减肥、健身、增进食欲等功效。为全世界更多更广的人们的健康,应该普及饮用。”因而日本商人将普洱茶用“贵妃茶”“健美茶”“益寿茶”“快瘦茶”“减肥茶”等牌名出售。
香港,这颗“东方明珠”,还有一个称谓:“茶港”,香港人茶文化功底深厚,从汤色、口感和功效上全方位地评价熟茶:汤色红浓明亮,有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茶性温和可口,可以清饮,老少咸宜,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饮料,为“养生妙品”。在香港,90%以上的普洱茶通过茶楼酒家销售。
除在本港销售外,不少香港公司还利用香港信息灵通、交通方便、贸易集中等优势,做转口贸易,将熟茶传播到五大洲。
让我们记住这些公司的名称吧:得信行、南天贸易公司、天生茶业有限公司、东荣茶业有限公司、元亨茶行、汇源茶行、广源茶行、利安茶行、永生茶庄、义安茶庄、永利茶行、协丰茶行、鹤达行、祺栈茶行、明源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国际贸易公司、大联咖啡有限公司、云港有限公司。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很多厂家为了出口,在做小包装等精致茶时,都把减肥等概念印在包装上,而那时的中国,温饱尚未解决,何来减肥?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减肥是2000年以后的事。故不少茶人以此为依据,否定那些小包装的生产年代。其实,当时是印给海外的茶客看的。有些事就这样,越不可思议的事越是真的。
20世纪80年代,普洱茶主要出口港澳地区,每年出口1500吨左右,日本200吨左右,欧洲50吨左右。
从1986年以后,云南茶叶和咖啡自营出口创汇都在2000万美元以上,茶叶则以熟茶为主。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岁月里,熟茶为云南换回大量珍贵的外汇,有力地支援云南的经济建设。
文章来源: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