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天下普洱 >>  茶马古道 >>  正文
江城茶的古与今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6日 10:37:05  来源: 云南网-普洱新闻网
分享至:

  数字

  2017年末

  全县有茶叶面积20.5万亩

  茶农超6万人

  茶产业生产总值超15亿元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有悠久的茶叶种植、生产、交易历史。据清乾隆的史书记载,1763年云南就有茶叶出口,主要由勐海入缅甸、泰国销售;或由镇越(易武)、江城循李仙江运至越南又转香港销往南洋各地。民国8年至25年(公元1919年—1936年)普洱圆茶经普洱——江城茶马古道又经李仙江水路沿江泛舟而下到越南莱州后至海防海运,大量销往南洋和香港、澳门,再转销世界各地。

  时至今日,茶产业还是江城的主要支柱产业。截至2017年末,全县有茶叶面积20.5万亩,茶农超6万人,全县茶产业生产总值超15亿元。

  古茶——

  资源丰富“家底”清

  古茶资源是江城县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天赐予这片土地珍贵的礼物,也是该县种茶、制茶、饮茶及研究茶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摸清“家底”,充分掌握全县的古茶资源情况,2017年3月至10月,江城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开展了古茶资源普查工作。

  经过半年多的实地勘测调查、测绘计算,得出结论:全县共有古茶面积18621亩,其中:野生古茶群落11850亩,栽培型古茶园6771亩。其中,全县正常管理和采摘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有6771亩,亩产量35公斤,年产量236.98吨,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50元,年产值3554.7万。

  这次普查,划定了江城县内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树群落保护区域,并把其中基部径围在50厘米以上典型古茶植株的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地理位置进行了实地踏勘,对基围、干围、树幅、树高等进行了测量,共选出361棵典型古茶树植株,进行编号,制作了不锈钢材质的“江城古茶树”标识牌,进行挂牌重点保护。

  田房茶——

  质优价不高的“小易武”

  国庆乡田房村一带,是江城古茶树资源最集中的地带。全村383户1600余人,家家房前屋后都栽种着古茶树。谁也说不清这些茶树从何时开始栽种、这些树有多少年的树龄。据村里老人说,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这些茶树就有桶口粗了。后来,一代代人在原有茶树的基础上又继续栽种,形成了如今满山的古茶树。

  白莲芳是田房村一名普通茶农,她家有20多亩古茶树,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茶叶初制所。进入三月,古茶树陆续进入采摘期。她告诉记者,田房村距离易武茶区只有120多公里,属同一山系,气候、海拔条件十分相近,因此茶叶的品质、口感也如出一辙。但这里的茶叶名气远远不如易武茶,去年最好的古树茶价格也不过每公斤400元,可谓是超高性价比的优质古茶。

  如今,田房村家家户户以茶为生,村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田房茶,让质优价不高的江城古茶走进千家万户。

  茶叶——

  瑶族群众的“致富叶”

  因为特殊的气候、海拔条件,江城康平镇瑶家山村是普洱市春茶最早萌发的地方。一月初,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在寒风瑟瑟的时候,这里的第一拨春茶就已经开始采摘。

  瑶家山村一带是江城瑶族群众聚集地,茶产业是这里的瑶族群众最主要的增收产业。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茶园里总是有茶农们忙碌的身影。瑶族茶农邓梅芳告诉记者,她家有5亩茶地,春茶采摘时,她和家人每天都忙着采茶,然后交到大过岭茶厂,一手交茶一手就能拿到现金,一年下来,茶叶能给她家带来近2万元收入。

  她所说的大过岭茶厂,创办于1999年,是当地扶贫龙头企业。茶厂自有茶园面积2100亩,年产干茶750吨,有“茶恋”系列绿茶和“易越”系列普洱茶等茶品,产品畅销省内外,广受茶商和消费者青睐,年产值达2000多万。

  大过岭茶厂总经理刘汉斌是名副其实的“茶二代”,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从父亲手里接管茶厂。每天,从收茶到包装,他把控着茶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监管着茶叶从绿叶到成品。据刘汉斌介绍,茶厂通过从茶地开挖、茶苗培育、茶树种养、采摘等各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带动了周边200多户瑶族群众种茶管茶,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注入强大动力。

  记者 李毓珊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